园区新闻_园区动态_新闻_德感工业园
【实干树形象 实绩惠民生】 江增重工曹光富:潜心“磨砺”廿七载,一片匠心终有成

【实干树形象 实绩惠民生】江增重工曹光富:潜心“磨砺”廿七载,一片匠心终有成201708311614.png 

8月21日上午10点,在位于江津德感工业园的重庆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一车间里,一名中等身材、穿着一身湛蓝色工作服的中年男子,正在数控机床的工作台上忙碌着。从该公司政工部工作人员口中得知,此人正是高级技师、重庆市2017年度十大“巴渝工匠”——曹光富。

“曹师傅是我们公司的‘老人’了”。曹师傅的年纪其实并不算大,但说是“老人”,倒也名副其实。27年前,曹光富进入重庆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的前身——江津增压器厂从事车加工工作。当时还有人劝他,车工这么辛苦,你会后悔的。他却不这么想:“苦点儿就苦点儿吧,我是来工作的,又不是来享福的。”不成想,从此便与车床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
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

俗话说,“车工一把刀。三分靠手艺,七分靠刀具”。对于一名普通车床操作者来说,“磨刀”是入门必修课,因为它磨的不仅是刀具,更是工人的技术水平。要问曹光富“磨刀”的诀窍,其实说简单也不简单。“它磨你,你也磨它呗,因为你学的就是这个呀。只有把它磨得没有脾气了,你才能驾驭它。”的确,精湛的技艺,往往要经历岁月的锤炼和打磨。

2006年,和普通车床打了整整16年交道的曹光富意识到数控车床是机加工的必然发展趋势,于是决定自学数控车床操作和编程技术。那段自学的经历,曹光富至今仍然记得。由于数控车床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,为了拿下数车,他这个普通车工班毕业的技校生不惜下血本购置电脑,下班后利用网络和书籍潜心学习:《数控车工》《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》《MASTERCAM数控编程软件》《肯纳刀具-车削讲座》……他的家中堆满了各种专业书籍。

“苦心人,天不负。”如今,曹光富不仅将C6140、C630、CW61100等普通车床以及1.2米荣田数控立车,1.6米、2.5米、3.15米等数控车床的操作技艺和程序编制练就得炉火纯青,还能灵活运用InteCAD绘图软件、Solidworks三维设计软件和工艺文件编制等看似“技术员”才应掌握的技能。他还经常利用自己积累多年的实践经验,根据零件加工需要,从工艺、工装、刀具和操作技能上进行革新,自主设计的专用工装及刀具等多次获得公司技术革新奖励,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关重部件的技术攻关项目。由于他的勤学苦练,一专多能的曹光富很快就成了江增重工的骨干力量,并于2004年被评为技师、2008年被评为高级技师。

勇挑重担,敢于斗硬

27年来,曹光富每天都要面对相似的工作、不同的难题。尤其是近年来,江增重工大力开发新产品,时间紧、任务重、难度高是摆在全体江增人面前的一个“新常态”。面对这些急、重、难、险的任务,喜欢啃“硬骨头”的曹光富总是冲在最前面,牺牲了大量的个人休息时间加班加点突击任务,确保了关键零件制造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。

HGC3000/520型蒸汽压缩机是公司研制的重庆市有史以来最大型号的压缩机,其关键部件压气叶轮为钛合金(TC4)材料,切削性能差,且直径达到1米,具有价值量大、精度高、内孔长径大等特点,加工难度非常高。针对钛合金切削性能差的特点,曹光富认真分析后,选用了与钛合金亲和力小、热导性能良好的高强度细晶粒钨钴类硬质合金刀片,并选用较小的前角和正刃倾角,较大后角,刀尖采用圆弧过渡刃,保证了排屑流畅和避免崩刃;在半精车时将惯用的D型刀片改为C型刀片加工,同时适当增加了吃刀深度,使铁屑成颗粒状流向待加工表面,控制了铁屑流向,避免了由于铁屑堵塞内孔,刀具折断的风险,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;针对内孔长径大、容易产生排屑不畅和振纹等问题,他采用基准转换、多层切削的方式,保证了内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以及上、下孔和外圆同心度0.02mm。经过一系列的改进和努力,该型压气叶轮车削加工任务顺利完成,实现了公司最大型钛合金压气叶轮的首次攻关成功,并将计划的56小时车削耗时缩短至32小时,生产效率提高约75%。

某型号涡轮增压器关键部件压端密封盖直径大且壁薄,同时平面、孔上还有多条异形汽封槽,形位公差、尺寸公差要求较高,车削时极易发生振动和变形。曹光富通过合理优化工艺和改变装夹方法,将径向夹紧的方式改为轴向压紧,减小了装夹变形,确保了加工精度。同时,他还创新设计了异形汽封槽加工刀具,利用2mm和3mm的机夹浅槽刀片焊接嵌入到普通焊接刀体上,通过精确刃磨制成专用刀具,成功解决了该型异形汽封槽的车削难题,避免了外购专用刀具产生的高昂费用,一次性为公司节约成本上万元。

凭着这股敢于较真斗硬的倔劲儿,曹光富带领团队先后攻克了JTCC系列单级高速离心式曝气鼓风机、JTZN/GVC/HGC系列蒸汽压缩机、汽轮机等产品关键零件的首次加工及后续优化。他的技术也在一次次攻关的过程中日益精进。

在公司承接的国家重大科技转化项目中,曹光富承担了该项目重要部件——增压器的压气叶轮、压气机壳、燃进燃排壳、空进空排壳等关键零件和关键工序的加工任务。这些零件的制造难度大、技术要求高。为了圆满完成任务,他带领团队逐一排查每一个细节可能产生的问题,攻克了加工过程中的一道又一道难关,为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
曹光富说:“我们必须把所有问题都考虑到,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差错。这不仅仅是因为有些产品单是材料费和加工费就是几十甚至上百万,一旦失误,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,更因为这关系到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。”也许正是因为思虑过度,笔者注意到,年仅48岁的他,已经开始谢顶。“其实我的压力很大,因为我总想着怎么才能把工作干好。”曹光富这样解释他发量不多的原因。

传道授业,育人育心

如今,曹光富又多了一项任务——做好“传帮带”。我国由来已久的“师徒制”是传承技艺的最佳方式,非口传心授,不得其精。而平时不太爱说话的他,带徒弟的方式也与众不同。“先德行,后技能”。他在传递技艺的同时,也传递着匠心。因为“匠人”需要以“技”养身,更需要以“心”养“技”。如今,他带出的近二十名徒弟都已成为生产一线的骨干力量。而就在一个月前,他本人刚刚被授予重庆市十大“巴渝工匠”荣誉称号,成为江津区首位获此殊荣者。说到此事,曹光富笑了笑,“工匠不工匠,其实并没有一定之规,标准应该在自己心里。只要用心了,磨好一把刀是工匠精神,加工好一个零件也是工匠精神”。

正是靠着近三十年如一日的专注与坚守以及对加工技艺的不懈钻研,曹光富多次被评为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、优秀共产党员和劳动模范,并先后获得重庆市国防邮电工会“金牌职工”、重庆市国资委“优秀共产党员”、“重庆市优秀技能人才”、重庆船舶公司“四优共产党员”、重庆市“五一”劳动奖章以及中船重工集团技术能手等多项荣誉。但他却说:“我从没想过要获得什么荣誉,我这辈子都在为江增工作,希望企业能越来越好,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对国家有所贡献。”


德感工业园宣传视频

绘就城市的未来,创新发展的奇迹



微信公众号